各系(部):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为引领,巩固和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弘扬奋发向上、充满朝气的先进校园文化,服务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进一步推动我院文明和谐校园建设,迎接国家骨干建设任务验收工作。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以“修身明礼、砥砺品行、实践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月”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陶冶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培养学生和谐思维、阳光心态和科学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从自身做起,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时间
2013年4月1日到2013年5月2日
三、活动领导小组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成立“文明修身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徐 畅
副组长:杜钢清 徐光炜 侯雷波
成 员:黄慧娟 蒙永坚 龙 璇 黄觉民 朱 琳 陈继敏 方天海 符 胜 宫 中 符绩彰 周立斌 邱义植 周运安 陈秀珍 张继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负责日常工作及督查工作。
四、主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学奋进,文明守纪,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以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学习十八大报告原文。通过写学习心得、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自觉地用实际行动落实十八大精神。
2、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内化践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毕业生离校教育、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活动、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贫困生帮扶活动、毕业生就业指导全过程,充分利用讲座、主题班会、网络、广播、宣传栏、辅导员博客、学生座谈会等交流等形式,多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教育。
3、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要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和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广泛发动广大师生讲述自己亲历亲见的“中国梦”,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强化师生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4、切实抓好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让学生重温《学生手册》,通过主题讨论、班会、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真正组织学生学好《学生手册》。
5、要树立和宣扬先进典型,引导学生重温《公民道德教育读本》,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评比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个人”等评比活动,用先进典型传播放大“中国梦”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师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二)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对于大学生而言,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要通过感恩教育活动让同学们知恩、感恩,深刻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祖国的培养之恩。要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1、要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通过举行毕业生党员宣誓、毕业留言、毕业生诚信教育等活动开展“感恩母校、情牵校园”毕业生专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离校之风,将文明留给母校,感激留给老师,关爱留给同学,信心留给自己。
2、要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利用征文、书写家书、博客、手机短信等形式让同学抒发对亲人和老师的感激之情,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
3、要积极开展爱心服务。引导广大学生走入敬老院、福利院、社区进行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爱心捐助、结对帮扶等形式引导大家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
(三)开展责任教育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彰显着对国事民生的崇高责任感。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开展责任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求。要通过责任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亲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和承担精神,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1、培养教育学生对祖国、社会和集体负责,做一名立志报国、大公无私的人。要从革命传统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入手,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要结合班集体建设的进程和学校的重大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团结和谐、个性张扬、活泼有序的集体生活中培养对集体的责任感。
2、培养教育学生对他人负责。进行对他人负责的教育,应结合进行社会道德观的教育,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具有热爱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品格,理解他人的能力,乐于助人的精神,养成自觉履行自己诺言的习惯。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所接触和相关的人负责。使个体在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达到外在和谐,也使自己也达到身体、智力、情绪的内在和谐。
3、培养学生对自己和家人负责。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确作为学生应该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形象,明白无误的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促进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做到自尊、自强、自爱。其次,培养学生对家人负责。深刻理解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自觉肩负起家人对自己的期望,用优异的成绩回馈家人。
(四)开展敬畏教育
敬畏感是一种真实的普遍的情感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它内含着人们对自然生命制度和对他人的敬畏。敬畏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青年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进而会改变青年学生的人格特征,使他们成为一个自谦、自律、自省和充满爱心的人。
1、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要对学生进行对人类与自然环境负责的教育,应从培养环保意识入手,结合环保主义、人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应对整个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负责,培养热爱人类、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让个体的发展与整个自然人类相和谐。
2、培养学生对师长、家人的敬畏。要教育引导学生尊师孝亲。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孝悌意识,充分挖掘、弘扬孝悌美德的现代价值,使之与现代社会特征相结合进而转化为教育引导学生敬畏父母、敬畏亲人的精神源泉。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尊师意识。引导学生感恩老师,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3、培养学生对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敬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教育引导学生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严守各种规章制度,努力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越雷池一步。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社会道德规范,规范道德行为的养成,使个人的行为合乎社会道德要求,使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为个人的内在意识,最终达到道德自觉。
五、实施过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4月5日)
各系部要做好大学生“文明修身月”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目 标要求,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全面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月”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1、组织协调:各系部要组织召开全体学管人员、校内导师及学生干部大会,明确具体实施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做好大学生“文明大行动”工作。
2、动员发动:各系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本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启动大学生“文明大行动”。
3、宣传造势:利用网络、宣传栏、内刊(报)、横幅、海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组织实施内容(4月8日-4月28日)
本阶段要始终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主线。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的先锋带头、批评与监督作用。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率先垂范,深入各班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修身各项工作的指导,努力做到“文明教育、文明管理、文明服务”。
1、以“从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说起”为主题,以班会、学生座谈会或组织团日活动等形式,组织大学生参与讨论,搜集我院当前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并征求整改的建议。
2、各系(部)文明督导组按照办学水平评估期间的要求,每天对同学课堂纪律、日常言行、礼仪仪表、就餐等进行文明督导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生活习惯。
3、引导学生阅读一本养德修身和一本优秀励志图书,和看一部爱国主义影视片,开展为校园文明建设提一个建议,每人宣讲一个道德模范的事迹(参考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资料),写一份参加“文明大行动”活动的心得体会的活动。
4、对即将离校上岗实习的学生开展“感恩母校、情牵校园、遵纪守法、以德立身”主题活动。
5、以讨论、讲座、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珍爱生命 健康成才”为主题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6、组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评比活动。
7、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讲述大学生自己亲历亲见的“中国梦”,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三)总结表彰阶段(4月28日-5月2日)
活动结束后,以系部为单位对“文明修身月”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上交总结材料(含照片等活动材料),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评比表彰。表彰项目及要求:
1、表彰项目
(1)“文明班级”表彰名额为不超过班级总数的30% (不含实习的毕业班)。
(2)“文明宿舍”表彰名额为不超过各系(部)学生宿舍总数的5%(不含实习的毕业班学生)。
(3)“文明学生”表彰名额为不超过各系(部)学生总人数的5%(不含实习的毕业学生)。
(4)“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若干名。由系(部)推荐报学工处组织有关专家评选确定获奖名单。报送指标按系(部)学生人数超1000人报送5篇,不超过500人报两篇,其他报三篇。
2、本次活动将根据系部开展活动的情况对系部进行奖励。
3、请将总结材料及表彰名单于5月2日前报送给学生工作处学生教育管理科。
六、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系部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的认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大学生文明大行动中来。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有关系部要成立宣传工作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利用网络、报刊、横幅、展板等形式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3、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各系部要根据总体方案,狠抓落实,又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勇于创新,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4、立足长远,形成机制:各系部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总结经验做法,重视加强制度建设,探讨和形成大学生“文明修身月”活动的长效机制。
主题词:学生 文明 修身 通知
抄 送:院领导 党政办公室 后勤处 保卫处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六日